检验科在近期的临床沟通中,针对临床反映的检验项目多且分散,不利于医生开申请单,病人采血过频繁等问题。检验科结合临床对近400多种检验项目按疾病的种类进行优化组合,让医生能方便地精准地开申请单,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;极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采血量和频率。
本次检验项目优化,针对不同检验项目采集容器不同的特点,将科室的15种采集容器及其用途制定采集标识图,利于护士规范合格的采集标本,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几率,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。
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体系中关键的环节之一。据国内调研报道,临床反馈不准确的检验结果,80%可溯源至实验分析前的质量问题,主要为标本采集的不规范、不准确和运送的及时性等。为了控制分析前质量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,检验科将建立与临床的沟通机制,不仅要制作标识还要对标本采集进行培训,减少分析前质量的误差率,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。
检验科已将制成的项目组合桌牌和标本采集标识图400余份,现已分发至各临床科室的医生办公室及护理工作站,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。


